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高度自治权主要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国家制度:国体+政体、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基本经济制度、财产权制度、国家标志+国家结构形式。
2、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3、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特别行政区制度:高度自治权+不拥有的权力。
8、选举制度: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9、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财产权制度:公共财产权+私有财产权。
11、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12、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和联邦制。
一、国体VS政体
1.【国体】即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2.【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根本制度VS根本政治制度VS基本政治制度
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② 每届任期 5 年,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② 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
③ 领导担任:最高行政系统首长(主席、州长、县长),必须由本民族公民担任;权力系统首长,主任或副主任中有本民族公民即可。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
1.【高度自治权】主要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不拥有的权力】外交权和防务权。
四、选举制度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五、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六、财产权制度
1.【公共财产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专属于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无居民海岛(《民法典》规定)。
(2)专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
2.【私有财产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七、国家标志
国家标志又称国家象征,是指一般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的象征和标志。国家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八、国家结构形式
1.含义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
(2)一国究竟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是决定性要素。历史因素和民族因素是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其他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 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多民族问题;
② 通过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2.分类
(1)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
(2)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权结构是否单一,具体表现为:有几部宪法;立法、行政、司法系统是否唯一;地方权力的来源和独立性(能否分离出去);有几个国际法主体;公民是否具有统一的国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