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教育的本质和社会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指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或者说只有教育才有的而其他事物都没有的特点,即:是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阶级性。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

考点详情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指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或者说只有教育才有的而其他事物都没有的特点,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首先,教育是培养的。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比如鸭子妈妈教小鸭子游泳那是一种动物界的本能而不是教育。

(2)其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无目的的、无意识的或本能的都不是教育,比如,一次偶然的机会,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线下点燃了放大镜下的纸,受教育者学会了凸透镜汇聚光线的物理知识,受到了教育,这就不是教育活动,因为不是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是无目的的活动。

(3)教育还是一种社会活动,也就是由构成社会关系的人与人所进行的活动才是社会活动,比如狼孩在狼的“教育”下,学会了捕食,这种“教育”就不是教育,因为是狼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构成社会关系,动物界没有教育活动,再者这不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还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也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包括三方面:

(1)第一,教育具有永恒性。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只要人存在,教育活动便存在,人灭亡,教育也随之灭亡,这就是教育的永恒性。

(2)第二,教育具有历史性,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比如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内容不相同,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而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3)第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受其影响制约又对其具有反作用,但教育并不完全受其影响,也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表现为第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也就是之前我们说过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历史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后相继。比如,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战国时期私学繁荣,战国时期的私学继承了春秋时期的私学。

第三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表现为教育超前或滞后政治、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比如虽然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灭亡了,但是一些复辟、封建教育思想仍然存在,就是教育滞后于政治制度的发展。

3、历史性与历史继承性的区别。

历史性强调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而历史继承性强调不同阶段有相同的特点。

4、其他社会属性。

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阶级性。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 A. 传授知识
  • B. 发展智力
  • C. 人的发展
  • D. 社会发展
2. (单选题)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要走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说明了教育具有()。
  • A. 历史性
  • B. 生产性
  • C. 民族性
  • D. 继承性
3. (判断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教育的长期性上讲,既指教育个体的成长周期比较长,也指教育活动的完成周期比较长。()
4. (单选题)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的教育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A. 相对独立性
  • B. 绝对独立性
  • C. 历史继承性
  • D. 生产性
5. (单选题)关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 B. 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
  • C. 教育超前于社会形态
  • D. 教育落后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
6. (单选题)教育的本质是()。
  • A. 为统治阶级服务
  • B. 影响人身心健康
  • C.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D. 有目的地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