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感觉的定义及一般规律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要将感觉与知觉加以区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看到一个梨子的颜色,吃到梨子的甜甜的味道,都体现的是感觉,因为体现的是人脑对梨子的颜色、味道等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看到一个水果,能够认出是梨子,这体现的是知觉,是对梨子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感觉定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感觉的一般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感觉后像)+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考点详情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点拨:要将感觉与知觉加以区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看到一个梨子的颜色,吃到梨子的甜甜的味道,都体现的是感觉,因为体现的是人脑对梨子的颜色、味道等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看到一个水果,能够认出是梨子,这体现的是知觉,是对梨子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点拨:感觉适应是一个感觉器官对一个刺激的反映,只是由于刺激持续作用,使得感受能力发生了变化,如大夏天从外面一走进空调房,觉得空调房特别冷,但是待久了之后,就觉得没有那么冷。当然,由于人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也有不同类型的感觉适应,重点需要掌握的就是视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

点拨:睡觉前将灯关掉之后,开始看不到东西,但是慢慢能够看清房间的布置,这就是暗适应,即使在暗的环境中也能看清事物,所以感受性得到提高。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点拨:早上起床时刚拉开窗帘的一瞬间,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即使在亮的环境也看不清事物,说明感受性降低了。所以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点拨: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同时对比强调的是不同刺激物同时出现,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红花特别的红;继时对比是指不同刺激我先后出现,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完西瓜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

(三)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点拨:感觉后效是指没有刺激仍有感觉,如听一首歌曲,停止播放时,耳朵里仍有这个声音。

(四)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点拨:有人视觉缺失之后,可以通过他的触觉或者听觉来补偿。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点拨:联觉是指一个刺激引起多个感觉,例如听到一首歌曲觉得身心愉悦。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小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到电影院看电影,刚进电影院时什么都看不清,这是感觉特性中的(  )。
  • A. 对比
  • B. 明适应
  • C. 暗适应
  • D. 疲劳
2. (单选题)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 A. 感觉
  • B. 知觉
  • C. 感受性
  • D. 感觉阈限
3. (单选题)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触碰、痛痒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
  • A. 典型属性
  • B. 整体属性
  • C. 个别属性
  • D. 外显属性
4. (单选题)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
  • A. 思维
  • B. 记忆
  • C. 感觉
  • D. 知觉
5. (单选题)刘老师为同学们播放“冰上圆舞曲”这一乐曲时,有的同学会出现舞者在冰上翩翩起舞的视觉形象,学生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 A. 适应
  • B. 对比
  • C. 错觉
  • D. 联觉
6. (单选题)对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
  • B. 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呈正比关系
  • C. 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呈倒U型关系
  • D. 无论差别阈限如何变化,差别感受性都不变
7. (单选题)客观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才会引起人们对它的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之为( )。
  • A. 感受性
  • B. 感觉阈限
  • C. 差别感受性
  • D. 差别感觉阈限
8. (单选题)感受性是(  )。
  • A.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B.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 C. 感觉阈限的大小
  • D. 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9. (单选题)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  )。
  • A. 差别感觉阈限
  • B. 绝对感受性
  • C. 绝对感觉阈限
  • D. 差别感受性
10. (单选题)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 A. 感觉适应
  • B. 感觉后效
  • C. 感觉补偿
  • D. 感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