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与题干“一分秋意一分凉”矛盾。
B项正确,题干出自周政权的《秋分》,意为:“秋分时节天气更凉了几分,清晨郊外的植物上都披上了露水,像披上了晶莹的衣服一般。进入八、九月后,菊花开得金黄螃蟹长得肥美,这真是个风清气爽丹桂飘香的好季节啊。”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是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宜人时节。
C项错误,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但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所以白露有干燥的气候特点,与题干“野外繁露披衣裳”矛盾。
D项错误,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昼渐短,夜渐长,昼夜的温差较大,与题干“八九菊黄蟹儿肥”矛盾。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