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不定项选择题)由于孩子妈妈加班,顾先生带2岁孩子到公园玩耍。公园中有个50公分深的小池塘,孩子坐在池塘边将脚放进池塘中玩水,顾先生则坐在旁边的长凳上玩手机。此时,周先生路过孩子身边时,被孩子弄湿了衣服,周先生一时生气将孩子推入小池塘。孩子掉入池塘后,开始扑腾挣扎,周先生想着50公分的小池塘不会对孩子造成生命危险,顶多给孩子个教训,于是站在一旁看热闹。此时,正值休假期间的财政局局长彭某,警察王某路过。 若无人救助导致孩子死亡,事后查明小池塘在前一日被公园管理员张某为养鱼挖深为1.5米,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周先生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B. 周先生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C. 张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 顾先生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考点简介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过于轻视而予以放任,而故意杀人罪是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周先生认为小池塘不会对孩子造成生命危险,属于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过于轻视而予以放任,主观上没有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故周先生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项错误,池塘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管理者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某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D项正确,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成立不作为犯罪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包括: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二,行为人能够履行该特定义务;第三,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成年人带小孩去游泳,负有保护该小孩生命安全的义务,小孩溺水后,顾先生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救助,成立不作为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BD。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