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甲拟将其名下一套总价150万元的房子卖于乙,乙为表示诚意向甲交付了10万元定金。同时,双方在购房合同中规定,一旦一方出现违约,须赔偿给对方20万元违约金。后来,甲私自将房子转卖给了出价更高的丙,并且办理了不动产登记手续。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双方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定金限度
  • B. 丙的购房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 C. 如果乙要求甲赔偿,则乙最多可以拿回违约金和定金共20万元
  • D. 对甲的违约行为,乙可以同时主张甲赔偿违约金和定金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违约责任

考点简介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违约责任》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违约责任》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法。 A项错误,《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而《担保法》第九十一条明确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本题中甲乙二人约定的定金10万元,没有超过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150万×20%=30万),因此并未超过国家法定的定金限度。 B项正确,《物权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甲虽与乙签订了购房合同,但是并未进行不动产登记,故不动产物权并未发生转移。因此丙从甲处购买房屋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甲与丙之间的购房合同已经履行完毕,丙已实际取得该房的所有权。 C、D项错误,《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故乙只可以请求一种赔偿方式来弥补自身损失。本题中,乙作为交付定金的非违约方,不能同时主张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故正确答案为B。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