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
1、西汉:刘邦。
2、东汉:刘秀。
3、文景之治:西汉汉文帝、汉景帝。
4、汉武盛世: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
5、光武中兴:刘秀。
6、“汉初三杰”+七国之乱。
1、建立:
(1)在秦末的楚汉争霸中,最终是刘邦战胜了项羽,并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
(2)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汉初三杰”: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3、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是封建大一统王朝创立以后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4、汉武盛世:西汉的全盛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1)政治方面:推恩令。
自文帝与景帝开始,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对皇权造成了威胁,到汉武帝时期已经非常严重。为了加强皇权,削弱诸侯势力,汉武帝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
(2)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思想上大兴儒学,重用大儒学家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外交方面:丝绸之路。
汉武帝命令张骞,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
5、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公元57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6、七国之乱:
(1)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2)因汉景帝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3)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