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京剧行当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但末融入了生,成为四大行当。京剧、国画和中医被世人称为中国“三大国粹”。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中国“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

2、京剧行当:生、旦、净、末、丑。(末融入了生)

考点详情

一、形成:京剧形成于19世纪中期的北京,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等戏曲艺术的优点。

二、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但末融入了生,成为四大行当。

1、生:

分为须生(老生、胡子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1)须生(老生、胡子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髯口(胡子),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2)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3)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4)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旦:

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1)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2)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3)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4)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5)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净:

(1)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2)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如包拯就是净行)。

4、末:

(1)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确实有末这一行,而且由专攻末行的演员来出演,不能由生行演员兼演。

(2)京昆十三绝中的张胜奎就是末行的杰出代表,他在那张画像中扮演的《一捧雪》的莫成,就是末行。因为末与衰派老生非常相近,而且后来一些擅于演老生的演员兼演末戏,一些演末的演员兼演生行戏,二者的界限被打破,末就并入了生行。

5、丑: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1)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群英会》中的蒋干);

(2)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三叉口》中的刘利华)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京剧作为综合性艺术,最贴切的概括是(  )。
  • A. 生、旦、净、丑
  • B. 说、学、逗、唱
  • C. 唱、念、做、打
  • D. 吹、拉、弹、唱
2. (判断题)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旦”。(  )
3. (单选题)一个国家中的文化精华,称其为“国粹”,中国的三大国粹为()。
  • A. 儒学、国画和针灸
  • B. 茶艺、昆曲和武术
  • C. 瓷器、书法和儒学
  • D. 国画、京剧和中医
4. (单选题)国粹即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的“三大国粹”誉满中外,其中不包括()。
  • A. 国画
  • B. 中医
  • C. 象棋
  • D. 京剧
5. (单选题)京剧行当“生旦净丑”中的旦指的是:
  • A. 男子
  • B. 女子
  • C. 花脸
  • D. 丑角
6. (单选题)在京剧艺术中,性格比较天真活泼、爽朗泼辣,举止也比较轻盈伶俐的青年妇女角色称为()。
  • A. 花旦
  • B. 青衣
  • C. 正旦
  • D. 武旦
7. (判断题)“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女角。
8. (单选题)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 A. 生
  • B. 旦
  • C. 丑
  • D. 净
9. (单选题)京剧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京剧中,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下列“行当”一般都是扮演女性角色的是( )。
  • A. 生行
  • B. 旦行
  • C. 净行
  • D. 丑行
10. (多选题)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下列属于京剧角色的有(    )。
  • A. 生
  • B. 旦
  • C. 净
  • D.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