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将决策机关颁发的政策、指示、命令付诸实施,以求解决所针对的社会问题。行政执行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控制。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实现过程。行政执行分为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阶段。只有三个阶段的工作能够协调配合,整个行政执行才能有高效率。
1、行政执行阶段:准备+具体实施+评估阶段。
2、行政执行环节:指挥+授权+沟通+协调。
3、行政执行手段:行政+法律+经济+教育手段。
1、含义:
(1)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将决策机关颁发的政策、指示、命令付诸实施,以求解决所针对的社会问题。
(2)行政执行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控制。
(3)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实现过程。
2、阶段:
行政执行分为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阶段。只有三个阶段的工作能够协调配合,整个行政执行才能有高效率。
(1)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计划准备、法规准备、组织准备、物财准备以及技术准备。
(2)具体实施阶段,包括执行政指挥、行政控制、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等。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
(3)执行的评估阶段,包括执行监控的类别(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执行监控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明确执行标准,只有使执行标准更为明确、更具可操作性,才能对执行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第二个环节是用执行标准衡量执行绩效,以确定执行质量偏差及其性质;第三个环节是采取相应措施,或是对执行的主观方面或是对执行的客观方面纠正偏差。
3、环节:
行政执行环节中,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而在实施阶段,指挥和授权、沟通和协调等环节贯穿始终。
(1)行政指挥是指行政领导者采用命令、指示等形式对行政执行所作的调度和安排。行政指挥分为口头指挥、书面指挥和会议指挥。
(2)行政授权是指领导者把一些本属自己职权范围的事,通过一定的程序委托给部下处理,以便及时有效地完成特定任务的领导活动,分为刚性授权、柔性授权、惰性授权和模糊授权。
(3)行政沟通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有效开展工作,运用各种媒介传递或交流行政信息的过程。行政沟通总体上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大类。
(4)行政协调是指行政领导者运用各种方法调节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利益、意见和行动,及时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分歧和冲突,使各相关机构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
4、手段:
(1)行政手段。指行政机关通过命令、指挥、控制、规定、指令等实施政策执行的方法。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制性。
(2)法律手段。指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律、法规、法令,对行政执行的实施过程进行规范的方法。
(3)经济手段。指行政机关运用包括税收、罚款、政府开支、政府合同、利息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经济变量的关系,达到行政执行的目的。
(4)教育手段。指行政机关通过宣传、动员、感化、鼓舞等沟通方式,将政策理念输人到人们脑海之中,使之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自觉地为行政执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