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人民警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经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决定》修正。《人民警察法》分总则、职权、义务和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执法监督、法律责任、附则8章52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民警察依法履行的职责。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4、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

5、人民警察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考点详情

一、一般规定。

1、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二、职权。

1、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

(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公安机关使用相关工具: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3、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4、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到紧急情况: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三、义务和纪律。

1、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时,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2、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四)身体健康;

(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四、警务保障。

1、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2、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五、法律责任。

1、人民警察有警察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人民警察必须以(  )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 A. 国家法律法规
  • B. 宪法和法律
  • C. 人民群众利益
  • D. 国家根本利益
2. (单选题)(  ),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 A. 公安部
  •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3. (单选题)民警小张在工作中认为其直接领导下达的命令有错误,提出改正意见不被采纳时,小张(  )。
  • A. 可以暂缓执行命令
  • B. 必须服从命令
  • C. 可以中止执行命令
  • D. 可以改变执行命令
4. (单选题)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不包括(  )。
  • A. 记过
  • B. 撤职
  • C. 辞退
  • D. 开除
5. (多选题)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_____
  • A.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 C. 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 D. 具有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 E. 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6. (单选题)( )是公安工作的政治优势,是公安队伍不断壮大的源泉,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 A. 人民群众的支持
  • B. 人民群众的监督
  • C. 人民群众的批评
  • D. 人民群众的表扬
7. (单选题)民警在追捕一名逃犯的时候,警车突然故障,此时民警应当( )。
  • A. 等待支援
  • B. 拦截过往车辆继续追捕
  • C. 等待过往出租车,打的追捕
  • D. 赶回公安局
8.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 )。
  • A. 可以不履行职责
  • B. 必须履行职责
  • C. 可自行决定是否履行职责
  • D. 应当履行职责
9.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负责执行的刑罚种类有:
  • A. 管制
  • B. 拘役
  • C. 有期徒刑
  • D. 剥夺政治权利
10. (多选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包括:
  • A. 当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时,应当立即救助
  • B. 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要求时,应当给予帮助
  • C. 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 D.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11. (单选题)A市公安干警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临时征用了一辆汽车,在激烈的角逐中该车被逃犯驱车撞毁,逃犯也被当场击毙。 该车车主的法律救济方式是( )。
  • A. 请求A市市民集资赔偿
  • B. 请求征用车辆的警察给予民事赔偿
  • C. 要求逃犯的家属给予民事赔偿
  • D. 请求A市公安局给予国家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