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四点: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社会性+个人性+本国学制和国外学制。
学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些因素:
1、学制的确立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
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海洋开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促使各国不断改革学校教育制度,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迎接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
2、学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教育结构的确立和调整、学制的颁布和实施都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控制的.国家的各项决策以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根本准则,对于关系着培养人才的类别与水平的教育结构和学制问题,也必然是以政治、 经济制度的要求为依据的.
3、学制的确立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制约。
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已为许多国家的学制实验和研究所证实.
4、人口状况制约学制的确立。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等,都是同人口问题密切联系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5、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制约着学制的确立。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会对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6、学制的确立受国内外学制的历史经验的影响。
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忽视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