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缓刑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适用缓刑的条件:累犯不适用缓刑。

2、缓刑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的考察机关是公安机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对公安机关缓刑考察工作予以配合。

考点详情

1、【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3、【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4、【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5、【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6、【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
  • A.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年
  • B.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 C.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年
  • D.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2. (单选题)下列适用于缓刑的情形是(  )。
  • A. 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 B. 乙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是拒不认罪
  • C. 丙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又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D. 丁因诽谤张某,情节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其一再扬言,出去后要给张某点颜色
3.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是(  )。
  • A. 有悔罪表现
  • B. 犯罪情节较轻
  • C. 没有再犯罪危险
  • D. 宣告缓刑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 (判断题)对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 危险,可以宣告缓刑。 (  )
5. (单选题)张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査获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5万元,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  )
  • A. 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 B.  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 C.  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 D.  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6. (判断题)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同样适用缓刑。()
7. (判断题)我国《刑法》规定,缓刑制度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8. (单选题)关于缓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 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 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9. (判断题)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还要进行社区矫正。()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B.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 C. 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11. (多选题)下列犯罪人员中,可以适用缓刑的是()。
  • A. 犯罪人员有悔罪表现
  • B. 犯罪人员的犯罪情节较轻
  • C. 犯罪人员没有再犯罪危险
  • D. 犯罪人员在被宣告缓刑后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2. (单选题)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 B.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 C.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13. (单选题)下列犯罪人员中,可以被判缓刑的是( )。
  • A. 惯犯甲
  • B. 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乙
  • C. 累犯丙
  • D. 故意杀人被判无期徒刑的丁
14. (判断题)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15. (多选题)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 甲犯重婚罪和危险驾驶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 B. 乙因非法拘禁被判处管制2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也不能适用缓刑
  • C. 丙17岁时因抢劫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出狱后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丙是累犯,因此不适用缓刑
  • D. 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丁不能适用缓刑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符合刑法规定的是( )。
  • A. 缓刑针对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人
  • B.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自行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 D. 缓刑期间违反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17. (多选题)人民法院在审判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和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应当宣告缓刑的有( )。
  • A.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 B. 怀孕的妇女
  • C.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 D. 又聋又哑的人
18. (多选题)根据《刑法》规定,不考虑特殊情况,一般对于累犯( )。
  • A. 不得减刑
  • B. 不得适用缓刑
  • C. 不得假释
  • D. 应当从重处罚
19. (多选题)下列有关缓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 甲因盗窃罪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缓刑
  • B. 76周岁的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拘役,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经法院判断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其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法院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适用缓刑
  • C. 丙被判拘役一个月,若对丙适用缓刑,其考验期限可以为一个半月
  • D. 丁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若对丁适用缓刑,其考验期限可以为六年
20. (多选题)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缓刑的规定,下列关于缓刑的适用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可以适用缓刑
  • B. 乙,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可以适用缓刑
  • C. 丙,是某黑社会集团的大哥,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可以适用缓刑
  • D. 丁,17周岁,因故意伤害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可以适用缓刑
21. (单选题)张某在2018年4月醉酒驾驶机动车撞倒王女士,致王女士当场死亡。后经调查张某于2015年5月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依据张某缓刑期间的行为决定是否将前罪和后罪并罚
  • B. 应撤销张某的缓刑,将前罪和后罪进行并罚
  • C. 应当等张某缓刑执行完毕,再对后罪进行处罚
  • D. 张某构成累犯,所以应当从重处罚
22. (判断题)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
23. (多选题)关于缓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累犯不适用缓刑
  • B.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不需要执行
  • D.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24. (单选题)以下关于缓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的田某犯罪情节较轻,应当宣告缓刑
  • B. 76周岁的老许被判处拘役后有悔罪表现,应当宣告缓刑
  • C. 怀孕的马某因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宣告缓刑
  • D. 不满18周岁的小徐有悔罪表现,可以宣告缓刑
25. (单选题)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累犯不适用于缓刑
  • B. 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D. 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