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包括国内、国际两个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布局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1、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2、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外交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4、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5、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1、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
(2)多层次: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向世界市场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3、外交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布局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海上和陆上通道齐头并进,形成双向的开放格局。
5、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