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老“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

考点详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五大在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之后,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老“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新“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A.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 C. 没有实现现代化、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 D. 实现了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主义
2. (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 A. 由农业国家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
  • B.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C.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D.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3.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4. (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特指(  )。
  •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5.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A. 十三
  • B. 十四
  • C. 十五
  • D. 十六
6. (单选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  )。
  • A. 基本矛盾
  • B. 主要矛盾
  • C. 核心矛盾
  • D. 关键矛盾
7. (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  )。
  • A.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B. 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 C. 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 D.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8.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9. (判断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  )
10. (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 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 B.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C. 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 D. 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11. (判断题)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13. (判断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
14.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  )
15. (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 城乡之间的矛盾
  • B. 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矛盾
  •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矛盾
16. (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
  • A. 解决温饱
  • B. 达到小康
  • C. 实现现代化
  • D.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7. (判断题)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
18.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 (判断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 (单选题)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要求是:到21世纪中叶,()
  • A. 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B.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C.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1. (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历史依据是()。
  • A. 我国的基本田情
  • B. 马列主义
  • C. 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近代双半社会
  • D.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低水平和不平衡
22. (单选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不包括:
  • A. 改革开放理论
  • B. “三步走”战略
  •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23. (单选题)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    )。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C. 21世纪头10年的战略目标
  • D. 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
24. (单选题)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与“两个一百年”相似,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下列有关“三步走”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 B.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三步走”战略
  • C. 在20世纪末比肩中等发达国家
  • D. 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25. (单选题)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下来,其中不包括:
  • A. 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B. 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 C. 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6. (多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A.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 C. 没有实现现代化、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 D. 实现了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主义
27. (多选题)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    )。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 党的基本路线
  • 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 D. ”三步走”战略
28.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9.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不包括( )。
  •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B. 倡导价值多元化
  • C.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D.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30. (判断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