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认识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考点详情

一、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需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达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在实践中获取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运用抽象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是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要发挥对实践的能动的指导作用,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认识运动的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感觉它,这一论断提示了(  )。
  •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 B.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 C. 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 D.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后阶段
2. (多选题)对于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 A.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 B.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 C.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3. (判断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4. (单选题)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 感性认识依赖理性认识
  • B. 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 C.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5. (多选题)恩格斯指出:“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绝不可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段话说明(  )。
  • A. 经验是不真实,不可靠的
  •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 C. 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 D.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形式
  • E. 理性认识决定感性认识
6. (多选题)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
  • A. 从感觉到知识的飞跃
  • B.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C. 从知觉到感觉的飞跃
  • D.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7. (单选题)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成语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
  • A. 量体裁衣
  • B. 因材施教
  • C. 对症下药
  • D. 按图索骥
8. (单选题)认识的过程表现为(  )。
  • A. 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 B. 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 D.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9. (判断题)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 (  )
10. (单选题)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是相对的
  • D.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
11. (判断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飞跃。()
12. (单选题)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 A. 从实践到认识
  • B.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C. 从感觉到知觉
  • D. 从具体到抽象
13. (单选题)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
  • A.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 B. 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 C. 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
  • D. 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14. (判断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的,熟知不等于真知。
15. (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 )。
  • A.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B. 从物质到意识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D.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6. (单选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 B.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 C.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7. (多选题)为促进就业,振兴经济,欧盟提出到2020年实现工业GDP比重增长大约20%的总体目标,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是欧盟产业结构战略性定位,也是欧盟成员国的现实选择。欧盟在工业化问题上的再定位表明:
  • A. 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B. 人的认识是一个圆图式的循环运动
  • C.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D.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18. (单选题)感性认识的特点(    )。
  • A. 客观性与本质性
  • B. 间接性与抽象性
  • C. 直接性与具体性
  • D. 具体性与抽象性
19. (单选题)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 A. 能动性
  • B. 直接性
  • C. 客观性
  • D. 间接性
20. (判断题)由初次实践获得的感性认识升级为反复实践的理性认识,这一过程为认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