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宪法的历史发展

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封建社会末期,伴随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兴起,产生了以限制王权为目的的大量规范性文件,而这些成为了宪法最早的渊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世界上第一部宪法诞生于美国。1791年的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的成文宪法,其突出的弱点是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世界宪法: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1787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欧洲大陆最早的成文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一个宪法性文件+四部宪法+五次修改。

3、我国宪法日:每年的12月4日。

4、宪法宣誓制度:通过和修改+宣誓主体+宣誓仪式。

考点详情

一、世界宪法。

1.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2.世界上第一部宪法诞生于美国。不同于英国的改良主义,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在独立战争中起草的《独立宣言》具有宪法的性质,但是还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宪法。不过在此基础上,1787年美国出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它继承了独立宣言所选择的总统共和制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法国的宪法,1789年的《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1791年的宪法是第一部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的成文宪法,其突出的弱点是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4.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一个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时间:1949年9月29日

(2)制定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意义:虽然不是正式的宪法典,但是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同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和体系也为五四宪法的订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五四宪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时间:1954年9月20日

(2)制定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意义:五四宪法对于我国法制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典。

3.七五宪法、七八宪法——有错误、缺点的宪法

(1)时间:1975年、1978年

(2)制定机关: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七五宪法)、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七八宪法)

(3)备注: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的内容中虽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点和错误,但为我们后面在制定宪法及相关宪法性文件时提供了经验教训。

4.八二宪法——我国的现行宪法

(1)时间:1982年12月4日

(2)制定机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3)意义:八二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其内容、体系都对之前的宪法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5.针对八二宪法,共进行过五次修改,时间如下:

(1)1988年4月12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1993年3月29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4)2004年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5)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三、我国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四、宪法宣誓制度。

1.通过和修改: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正式确立,源自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决定从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2.宪法宣誓主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  )日,建立(  )制度。
  • A. 宪法 宪法宣誓
  • B. 公祭 国家公祭
  • C. 公祭 宪法宣誓
  • D. 宪法 国家公祭
2. (单选题)关于宪法的发展史下列中不正确的()
  • A. 1215年《英国大宪法》——世界第一部宪法
  • B. 1787年《美国大宪法》——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 C. 1791年《法国大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 D. 1954年《宪法》——我国社会主义第一部宪法
3. (单选题)有这样一则长诗:“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    )。
  • A. 1954年宪法
  • B. 1982年宪法
  • C. 《共同纲领》
  • D. 《临时约法》
4.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A. 1215年《自由大宪章》
  • B. 1689年《权利法案》
  • C. 1787年美国宪法
  • D. 1791年法国宪法
5. (多选题)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有( )。
  • A. 各级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B. 各级人民政府聘用的临时工
  • C. 各级人民法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D.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6. (判断题)我国第一部宪法出台的时间是1950年。(    )
7. (单选题)国家宪法日具体为每年(    )。
  • A. 12月1日
  • B. 12月4日
  • C. 12月8日
  • D. 12月12日
8. (单选题)以下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我国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1982年
  • B. 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确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C.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D.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9年被宪法修正案所确立
9. (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是(    )。
  • A. 1954年宪法
  • B. 1975年宪法
  • C. 1978年宪法
  • D. 1982年宪法
  • E. 1985年宪法
10.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制定了(    )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经历(    )修订。
  • A. 四 四
  • B. 四 五
  • C. 五 四
  • D. 五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