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法的运行理论

法的运行是指法律系统内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一整套的环节和过程。立法,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守法,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法律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国的法律监督分为两类: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法的运行理论: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考点详情

一、立法。

(一)立法、立法权和国家立法权

1.立法

立法,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

2.立法权

立法权,相对于行政权、司法权而言的国家权力,指有权立法的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权力。

3.国家立法权

国家立法权,指立法机关以国家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独立、完整和最高的国家权力,它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整体利益,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关键所在。在单一制国家,国家立法权只有一个。

(二)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等程序。

二、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

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二)司法的原则

1.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实体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其中尤以程序公正为重点。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既是我国民主建设的要求,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法的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包括四方面的含义:

(1)法对全体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在适用上一律平等。

(2)公民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法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的追究和制裁。

(4)在诉讼活动中,所有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又一基本原则。

(1)国家的审判权和检察权只能分别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统一行使,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权行使这项权力。

(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司法机关在司法中必须正确地适用法。

在司法过程中,还应处理好司法机关与权力机关、与上级部门的关系,处理好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审理一切案件时必须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主观想象、主观分析和判断做依据,把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这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法的意义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一个完整统一不可分割的适用原则。以事实为根据是正确适用法的基础和前提,以法律为准绳是正确处理案件的有力保障。

三、守法。

(一)守法的概念

1.守法,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2.守法意味着一个国家和社会主体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而依法办事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权利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义务并履行义务。

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针。

(二)守法主体

在当今的中国,所有人都是守法的主体,所有组织都有义务守法;各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四、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国的法律监督分为两类: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

1.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的监督(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所进行的监督。它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面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法定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的形式有两种,即法律上的监督和工作监督。

2.社会监督包括:(1)各政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2)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3)社会舆论的监督。(4)人民群众的监督。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在法律运行中,对“守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守法是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 B. 守法是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不包括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 C. 守法是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 D. 守法的主体最为广泛
2. (单选题)法的适用是指(  )。
  • A. 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 B.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 C.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 D. 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3. (单选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
  • A. 法的遵守
  • B. 法的适用
  • C. 法的解释
  • D. 法的宣传
4. (多选题)法的实施方式可以有(  )。
  • A. 守法
  • B. 执法
  • C. 制法
  • D. 司法
5. (单选题)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 A. 交通警察发现某人违章停车而依法对其处罚
  • B. 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 C. 审判人员下班途中发现两人发生口角,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 D. 人民法院对某人的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判决
6. (判断题)法的实施仅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案件中的活动,一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无此权力。()
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
  • B.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 D. 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8. (单选题)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法的适用
  • B. 法的遵守
  • C. 法的执行
  • D. 法的解释
9. (单选题)下列表述中,与全民守法精神相符的是()
  • A. 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思维
  • B. 有一些人利用特权违背法律行事
  • C. 以侥幸心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种种手段逃避法律制裁
  • D. 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权利
10. (单选题)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法的适用
  • B. 法的遵守
  • C. 法的执行
  • D. 法的解释
11. (单选题)由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联合颁布的《不合规车辆禁止上高速公路的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性质是( )。
  • A. 法律
  • B. 行政法规
  • C. 地方规章
  • D. 部门规章
12. (判断题)中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同时又是多层次的。(    )
13. (多选题)法律唯有通过(    )等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实施,才能真正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正义。
  • A. 守法
  • B. 执法
  • C. 司法
  • D. 法律监督
14. (判断题)在整个立法活动中,对法案的表决在我国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立法程序,也是整个立法程序体系的重点所在。(    )
15. (多选题)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    )。
  • A. 国家机关
  • B. 政治或社会组织
  • C. 公民
  • D. 国际组织
16. (单选题)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 A. 国务院
  •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 D. 各部委
17. (单选题)(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 A. 行政机关编制
  • B. 立法机关编制
  • C. 党政机关编制
  • D. 政协机关编制
18. (单选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针。下列关于全民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要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
  • B.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助于推动全民守法
  • C. 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是全民守法的最高状态
  • D. 中小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有助于推动全民守法
19. (单选题)(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和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 A. 守法
  • B. 执法
  • C. 司法
  • D. 法律监督
20. (单选题)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    )。
  • A.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B. 以实体法为依据,不包括程序法
  • C. 以刑法、民法为准绳,不含行政法、经济法
  • D. 不包括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