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
1、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最基本条件)+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3、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病理学角度+统计学角度+“文化学”角度。
4、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2.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3.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
二、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
1、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因而对其判断也都是相对的。健康心理的对立面是变态心理。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健康与否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病理学角度:例如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也可认定有心理异常存在。
(2)统计学角度:许多在变态心理学看来是属于异常的现象,在正常人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与心理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差异而已。
(3)“文化学”角度: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的心理学家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评价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问题。想获得一个绝对客观的划分标准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