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这个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执行决定,就是将准备阶段做出的决定付诸实施,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和完成阶段。
1、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2、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3、动机冲突:双趋+双避+趋避+多重趋避。
一、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这个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1)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两者都想要,只能选一个)
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
例:孟子曰:“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忠孝两难全、既想吃汉堡又想吃薯条,但钱只够买一个等。
2.双避冲突(两者都不想要,必须选一个)
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方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
例:既不想做作业又怕挨罚、冬天怕冷不想起床又不想迟到、进退维谷等。
3.趋避冲突(一件事情出现选择性困难)
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例:看见蛋糕想吃但又怕胖、火中取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
4.多重趋避冲突(多件事情出现选择性困难)
指一个人面对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例:飞机贵但速度快,火车便宜但速度慢,想选择速度快又便宜的。
(2)确定行动目的;
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同时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目标越明确,人的行动就会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唤起的意志力也越大。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确定后,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制定适当的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就是将准备阶段做出的决定付诸实施,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和完成阶段。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因此,执行决定,需要更大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必须依赖以下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
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战胜困难;
4.执行计划的坚定性。这决不意味着机械刻板地行动,而是要实事求是,当机立断,调整计划,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