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人脑中已经存在了“猴子”这一表象,对脑中的“猴子”进行加工改造就形成了“孙悟空”这一形象,这便是想象的产生。想象具有四种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作用。
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替代+调节作用。
1、预见功能
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举例】预见未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科幻小说;人类很早就想象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也正是在这种想象的驱动下,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进行各种模拟实验,改进发明设计,今天这种想象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不但可以飞上天空,而且飞出了地球,可以在太空中翱翔。
2、补充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想象,弥补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和不足,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扩大人的视野。
【举例】补充过去,考古、穿越剧;在语文学习中,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欣赏,必须借助于想象来构成文字所描绘的画面,然后才能理解文字的寓意,体验到诗词意境的优美。
3、替代功能(代替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慰藉。
【举例】替代现在,画饼充饥;老人养狗当子女;我非常喜欢某个明星,把他想象成自己的老公。
4、调节作用(协同功能)
想象对集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举例】想象自己跟着汽车跑会心跳加快;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也经常采用“自由联想”的手段来帮助患者查明事实真相,调整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困惑,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5、补充功能vs替代功能
补充功能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直接感知的,比如光速、过去、宇宙等。
替代功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只是当下无法满足,借助想象来补充。比如郎骑竹马、表演开关门等。